01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胡應麟《詩藪》:“初唐無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體之妙,杜審言實為首倡。”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擴展了詩歌題材,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杰出人物。
0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陸時雍《詩鏡總論》:“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 ”
03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作者歌詠蟬的高潔品行,寓情干物。全詩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意雙關,是詠物詩中的名作。
陳子昂——進一步發展了“初唐四杰”充實剛健詩風,肅清了齊梁綺靡習氣,對盛唐李白、杜甫等影響深遠。韓愈:“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04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劉克莊《后村詩話》:“唐初王、楊、沈、宋擅名,然不脫齊梁之體,獨陳拾遺首倡高雅沖淡之音,一掃六代之纖弱,趨于黃初、 建安矣。”
05 《送魏大從軍》
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帳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不落一般送別詩窠臼,一掃悲切之風,一氣呵成,感情激揚,語氣慷慨,令人讀來如聞戰鼓,氣壯山河。
吳中四士——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
詩多有浪漫主義色彩, 體現了唐詩從初唐到盛唐過渡的特色。
06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語言雋永,韻律宛轉,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聞一多:“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07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結構獨具匠心,寫柳樹由干到葉,條序井然,“賦物入妙,語意溫柔”。
山水田園派——王維、孟浩然繼承發展了六朝以來山水詩傳統,是盛唐最富盛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對后世影響深遠,并稱“王孟”。